Background

电影,喜欢你

偷闲看了一部电影,《喜欢你The is Not What I Expected》,是金城武和周冬雨主演的。

留意这部电影是因为这首歌,陈绮贞唱的主题曲。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立刻就喜欢了,这么久了,陈绮贞的歌声还是那么脱俗,像猫一样的甜又难懂。

观看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水准的小品呢。印象最深刻的是胜男(周冬雨)问路晋(金城武),“你一共能挣多少钱?”,“三百五十亿美金”,路晋说。胜男说,有这么多钱,给我就会花啊。可是路晋却摇摇头,三百五十亿美金,这表示手下有多少人跟着他讨生活,他怎么能挥霍无度,随心所欲呢?

一个人如果用正常管道挣钱,钱多了,自然责任也多了。责任多了,才不会出现社会问题,反而会肩负照顾社会的责任。越富有的人,其实越不会乱花钱买东西、买享受,可能也并不随便到处旅行。有钱的人,也是懂得守钱,也学会低调。

这样的心理,我突然很在意了。

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学问

刚刚在十一月尾,去了一个Cancer Research Conference,原本觉得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是主办当局是我的co-supervisor,在她的邀请下觉得还是带着poster出席了。其实这次的研讨会和我很有关,主题叫Holistic Treatment for Cancer。这个主题的大概意思是,给癌症全面的治疗,不只是用西药治疗针对癌细胞,也许也可以给予传统草药,给身体修复的能量,以及照顾病患的心理。

这次的研讨会很有一番开阔视野,其中有两点让我很impressive。第一个是关于为什么之前癌症的治疗方法很难根治,是因为癌细胞很会扩散,如果治疗过程留下少量癌细胞,那么他们就是更加有抗药性的东西,因为他们的“根”没有被消除,这个“根”就是cancer stem cells。所以现在的研究比较注重针对cancer stem cells,要用的其中一个方法是immunotherapy。

第二个是关于Drug repurposing。众所周知专科的药都卖得很贵,因为药厂投资了大量资金研发一个新药,根据其中一个presenter的资料,现在大概每5000个研究才只有1个成功成为新药,所以在他们取得专利权的20年(其实取得专利的前7、8年还需要花费在数据收集以得到FDA的认可,才能正式在市场上销售),会尽量卖得贵一些,以补偿那些耗费。这时候,还好有些病人能依靠政府或NGO的津贴。

说回drug repurposing。因为新药的研究成本太贵了,于是最近兴起旧药新用,例如通常拿来抗头痛的panadol被研究是否可以用来抗癌。还有一个就是利用big data analysis的优势,把所有西药对人体的gene expression data放在一起,对比个别癌症病人的expressed genes的pattern,然后找出对应的西药,联合原本的治疗方式,在其中一个presenter的资料得知,有些癌症可以延长癌症后期的存活期,从大概半年到两年。

Big data analysis有一个缺点是,如果实验者把两个无关联的事放在一起,硬是说他们有关系也是可以的。例如很明显的例子是,在夏天,冰淇淋的销量很大,而且sunburn的机率也很大,于是可不可以说因为吃越多的冰淇淋会导致Sunburn的发生?这里说的是correlation。需要去放在一起的应该是有逻辑性的causation,例如把水加热就导致水沸腾,所以可以说的是,当温度越高,水温越高。

所以说回这个drug repurpose的bioinformatic set up,希望他们会考虑到只是运用相关诱发癌症的Genes。因为现在坊间会说,有些gene和一个人的肥胖有直接关系,可以这么说吗?可能有些人一生下来就胖了,可是更多的人是因为从小到大的生活习惯累计导致现有的身形。在这些情况,是不是比较不能单单只是correlate with genes?

这次的研讨会也有很多关于草药在癌症治疗上的辅助研究。也才发现澳洲有一间可以读中药研究的大学(过后网络搜索发现其实有7间),这次presenter的大学(West Sydney University)是受到北京中药医院的认证的(其他的我没查),觉得中药能进入西方的教学系统,有一些意外但也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

*****************************************

其实今年八月也去了柔佛参加一个研讨会,那个比较关于农民和科学家如何紧密合作,耕种更多更好更有抗压性的植物。由于参加的比较是政府机构,研讨的主题比较放在如何增加农作收成,所以发表的都是比较草根。

两天一夜的研讨会,至少我看见农民和相关的机构对于目前的农耕趋势有热诚,也对环境保护有负责的态度。觉得是我另一番开阔视野的机会,至少如果我要把所学的东西继续做下去,这些地方就是一个链接,把好的实验变成民生。

***************************************
11月也捎来一个好消息,关于年头和B合作的educational paper,终于在这个月成功发表了。当初这是其中一个让我们紧密联系的一个共同project,才让我们慢慢走在一起,在一起,说来一切都很奥妙。

这个十一月尾,我们认识了已经一年。他从以前很闲空,常常找我,到近期更多专注在工作上。但是会有这些那些的时刻,在很多次的相处和聊天,都让我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像心中偷偷不安的小人又被安抚了,像又稳稳当当的躺在那个地方。

于是会很想记录下来,关于这些那些的瞬间,关于很多惊喜和惊叹。像是那清晨细心泡的茶,兑现答应过的东西,安排与清洁,还有那交换的礼物。

是温柔,是天使的宠儿。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bmb.21089/abstract

关于

月前看完一本英文书,Jodi Picoult的《Leaving Time》。这本书主要是要从小说中带出大象在我们人类的发展与干扰下的种种困境。越来越多研究与观察发现,大象的记忆很好,而且,它们还有很强烈的情感,尤其是对于死去的亲人,它们可以连续很多年都回到当初亲人死去的地方缅怀静待。而且,小象对母亲的依赖是很深的。母亲或者女性的大象会特别走在最后照顾比较笨拙、不懂得时时跟着象群的小象们。如果她在成年之前失去母亲,可能她学不会如何合群,如何吸引异性,很大可能会孤独地死去。

可是偏偏人类对于象牙的迷恋导致射杀行动从未减少。尤其在非洲贫困的国家,非法猎杀更是无法阻止大规模地进行,猎人只知道要射杀最重的象牙换取最大的金钱利益,通常的对象都是象群的头目。虽然他们并不真的杀死所有群里的大象,可是群龙无首的象群也会受影响,尤其是小象们,他们会变成无人带领的孤儿。除此之外,许多大象也被非法售卖去马戏团、动物园,退休后的他们由于记忆强,即使幸运安老在安全的庇护所,也会终生消除不掉对于训练时被虐待的恐惧。

明明只是一个小说,可是看完后最大的震撼是关于这些大象的真实描述。



书里也说了关于psychic(灵媒)对于灵魂与人死后的观点。让我有另一个震撼的是,相对于中华文化强调人死后会轮回的理论,psychic比较相信人死如灯灭。所谓在另个世界的相爱的人,并不会像想象中等待我们死去,然后团圆。作者说得太真的,使我不得不相信。Psychic是她书里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她说这是访问了一个真实的人模拟的人物角色,当你和她真的对话后,你会相信她所描述的,关于灵魂的观点。

这样的观点之下,每个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相识,是不是更加值得珍惜呢?

所有在一起时的欢乐与在乎,都是特意把时间留给你的,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弥足珍贵。就像知道了心里有如何强烈的情感,会用很多种表达方式,是日常的大咧咧也好,能在轻酌浅醉后也好,能表露,能被收到收好的,就好。

十月二三事

刚刚忙完了第二个阶段的实验最重要的一环。

之前卡在花一直种不出来的窘境,就是植物一直生长,但是不开花,最后遇到9月的适当天气(?)才总算解决了货源。然后,如过山车的心情般准备样本,有些失败、有些成功,好不容易收集了足够的样本。然后,决定哪个外判Sequencing的服务也纠结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了大牌BGI。在没有任何本地中介的情况下,要自己去买干冰,准备箱子(一层够厚的干冰箱,外面是纸皮箱),然后亲自运去FedEx运送。碰了一些难题,例如除了要为箱子贴上有干冰的标志后,还要弄明白如何填写表格,要再三确认这个箱子不会卡在关税局。然后没想到原本隔天会送到的箱子,竟然不小心从广州运去韩国,然后才运到香港,前后3天2夜,害我一直很担心干冰耐不了那么久。最后送到了BGI还面对没人收货的状况,打了好几次的电话才总算确定他们收到了货,也拆好放进冰箱。

过后还有一些实验和后续工作,也会是我从没做过、需要做完了才能放下焦虑的心情。但是现阶段至少可以坐下来,好好再看看整个状况。好像,也可以好好想想,毕业后可以做些什么工作。

对于从未经历的事情,总会有过度想象的恐惧。是不是够资格了,有没有装备好,够不够知识?身边很多朋友们给了很好的实例,关于他们各式各样的职业和选择,看他们的最好和最坏,总会偷偷设身处地地想着,我会得到那样的工作吗?我会做那样的工作吗?我会胜任那样的工作吗?最后,我会如何选择呢?

对于理想职业的定义是可以运用一直以来累积的专业,也必须赚得到钱。目前最大的实践只不过是教补习,但是希望真正的第一份工不要教书,希望可以是搞一些东西,看看社会的需求和运转,让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桥梁,供应需求。

在忙碌的时候总是不禁想着,这段期间学会最大的一点道理是,什么都要自己一脚踢。从小事如找一个箱子,到处理大笔的经费,什么都需要搞明白,才下得了决定。有好一阵子想着为什么不要成为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呢?安分的打一份工,每天最大的烦恼是看什么电视剧,但是想到隔几年甚至不消多久以后就会被淘汰,就觉得这样的安逸很没有安全感。

不可以太信任别人的能力,不能因为那是他日常的工作所以放心的交给他,期待他会完成,其实,很大可能出错的偏偏就会是关于你的这个个案。不要太相信一个人的意见,问多几个人就知道答案总是有好几个,也要到头来告诫自己不要随便信口开河,就像那些似是而非的消息。搞到最后我还是觉得,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去了解、去找资料才能作准呢?

是的。科学最大的精神是质疑。科学的哲理是,当前一个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原理,之后其他的科学家要做的是如何从各方面试图推翻这个理论,那些不被推翻、能够经历很多年的原理算是目前为止最靠近真理的知识,但是我们也不能保证以后这个理论会不会被推翻。

好像扯远了,最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些好习惯,让自己学多一些、多看一些书或有意思的资讯呢?或者还是专心多写一些,多做一些可以为履历表加分的小事?好像两者可以兼施,好像后者比较重要。

好像也是时候睡觉。久违的博文,久违地自言自语。也许也该重拾在这里沉淀思绪的习惯,定期写些什么记录一下近况。

我们

好像很久没有在这里写写想想。不知不觉,来到了我最喜欢的九月呢。

今年有太多美好的事情了。有很多想做的事都成真了,例如玩玩youtube的教学影片(其实还没克服面对镜头的怯场)、写短片的脚本(学着用浅白的语言,把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参加3minutes speech competation、参与投稿educational journal(才发现这领域的journal都比较浅白有趣,不像一般的科学journal那么沉闷难明)、读了一些书,冲击思考。

一切因为有一个他,可以一起聊天,一起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也冲击我许许多多的想法和观点,开阔很多有趣的视野。也可以一起去旅行,把原本平平无奇的小镇变得很好玩;认识很多有趣的youtube channels和Rick and Morty;认识很多关于电脑的知识;探讨很多人类或社会的现象...很不一样,和以前的种种体验都很不一样,有很多有趣又好玩的探索。

每当心灵沉淀下来,宁静的时候,会很欣幸,关于这些那些我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想着如何成为更丰富的人,把时间用得更充实。能保留某部分的自己,学会善解与沟通,能做更多想做的事,接触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今年的生日,我期盼有更多的巧思与自主,善用每一天的时间。

还有两天,生日快乐。

温柔

堂弟轩轩今年四岁了,上幼儿园。回家的功课通常是由姐姐或我监督做完。常借机偷懒的他很常在耍赖一番后问我们,“Am I a good boy or not?”,我们都必须给他肯定的回答,“yes yes you are a good boy.”,他才心甘情愿的继续完成功课。

我心里也很常不自觉的询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有做好这样那样吗?有过得充实,符合他人的期望吗?听多了轩轩稚气讨爱的询问,不禁让我自觉了,为什么会经常如此缺乏自信呢?

上星期天又去亲子班帮忙了,有一段给父母和孩子们的影片,演的很不错呢。人的内心,就像俄罗斯娃娃,一层又一层的打开,有越来越小的深层世界,首先外面的那层是因事而异产生的情绪,然后是想法、选择、期待,最后是自我价值。

https://youtu.be/XY135WC-mlo

可以和自己聊聊天,那大概可以慢慢的、有意识的认识自己情绪背后不知觉的深层想法,以及那些隐藏深处的自我价值观。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够好呢?为什么不太确定,来自他人的正面评价是不是真的?这些都重要吗?需要确定吗?有鸭子一样正在努力的划水吗?

本来就不该有框框的人生和规矩,不知道为什么也觉得,意思是,给一些时间,就拭目以待吧。

自我

最近觉得自己需要的私人时间很重要。越来越觉得,有些还真只是无谓的应酬,话题不过是普通哈拉,这有什么意义呢?越来越不想把时间放在这里。

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有很多选项。可以是做一个蛋糕、看youtube的video(这里是浩瀚学海呀,很多有趣的Channels)、研究新的知识、看书、看戏、找个online课程学习、或者整理什么文件或照片、或者打扫房间或书架、或者待在这里,自言自语,分析一下近期的自我。

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完整满足的人际社交之后,在享受了相处与陪伴之后,才想要的个人时间。这在我大概8年前在四川做交换生的时候就领悟到的道理。没有了那些相处与陪伴,再多的私人时间只会越来越寂寞。

而近期想要的私人时间,比以前更多了。想要的自由,也更多了。想要自己就能为自己做决定的自由,也更多了。会觉得不想就不理会,很重视不被尊重的严重性,对于没有好好对待或尊重自己的他方,最好的还击是不理会。

善良重要吗?一味维持和谐重要吗?其实维持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适当的表达不满,引导公平正确的做法,这些更重要。

有点把两种想法混合在一起,大概是太久没有好好整理思绪了。

Dengue的经历

七月头竟然中了蚊症。印象中自己曾经有过dengue的记录,那时很轻微,只是在家休息,还有喝了很多苦瓜水,都不需要进院就痊愈了。据说dengue中过一次后,第二次的症状都会比较严重,因为身体有了对之前的dengue virus的抵抗力,另一种类的dengue virus都会比较强才会击败身子。

可是我这一次的患病好像还算轻微,我只是在家发烧了五天,都是吃了panadol可以熬过白天十二个小时(食欲还很好),直到晚上晚餐后再恢复高烧,也最多到38.9度。到第五天时,因为觉得吃了太多天的panadol不好,才巴巴的决定去诊所做血液检查,看是不是所谓的dengue。

谁知道真的是dengue。医生立刻让我进院,于是我就有了生平第一次吊点滴。天啊,我从来没有让任何针筒碰过我的手背啊,而且当针筒接近我的手背或手肘内侧时,我才发现自己有多夸张的怕那一刻针要插进皮肤的片刻,虽然知道这不过是一次的痛,但心里的害怕真不是说要克服就能克服的啊。

而且也经历了4天没有洗头的记录。这次的实验结果是,头油腻到一个程度后就只能是那样了,而且也还好而已,难怪坐月子的人们可以忍受一整个月都不洗头啊。呃,其实还是很想很想把头发洗得干干净净。我在医院最大的投诉和建议是,为什么医院不会有专门洗头的服务呢?可以是一间独立的理发店,就设在医院底层,然后那些不是很严重但是没办法自己洗头的病人,可以自行下楼去洗头。外面的洗头服务大概RM10一次,医院可以斟酌收费贵一些,但是RM20以内就好了。总会有哪些不至于太严重,但是还是需要住院的病人啊。

几天来也只能用水洗脸,这样则比较好。几天来觉得皮肤也变好,出院后的那几天还觉得皮肤变得光滑滋润,不知道是因为饮食清淡,还是点滴的水洗涤了血液,还是因为用水洗脸的原因呢?所以粗略的结论是,平时不需要太过度使用护肤品,皮肤会自动调理。

而且无论发烧期间还是住院期间,我的胃口还是好得很,还有些失控。住院第一天要求姐姐带来的是薯片,第二天要求的是巧克力,第三天是酿腐皮。医院餐则是专门选那些西餐或有味道的菜式,所以试过了meatball spaghetti、炸鸡(带点酱汁)配饭、炸鱼排(很不错)、chicken chop、egg sandwich、cornflake with milk之类的。但是医院餐还是清淡为主,能吃就好了。

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会中招了,可是也欣幸没有造成金钱上太大的损失,就当作趁机休息一番,经历一番。但是经历吊点滴一点也不好玩,一次就够了。

三天两夜好吃好玩的林明之旅

和一班好友们去了一趟林明山之旅。三天两夜的行程排得满满的,却不太累坏,也有些新鲜感。因为这次旅行,觉得对各自的印象又有些不一样。很奇妙,原来认识很久了,大家也还有一些新鲜的一面,是日常相处不太会留意出来的。

从星期六早上6点半出发一直到星期一晚上9点才到家,是个吃喝玩乐完全囊括的旅行。星期六先去了文东(大概45分钟车程)的巴刹附近吃云吞面,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不为我所知,那么好吃的云吞面,是【面】的特别,使得它十分美味。还有一个是擦上【雪油】的面包,是冷冷的牛油配上kaya在烧面包上,是我最爱吃的面包方式呢。

雪油面包
云吞面
过了逛了逛巴刹,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物。巴刹的特别之处在于第二楼有很多小店铺,保留了那些阿嬷的年代的招牌设计,而且还有好些店铺还在营业,都是裁缝店,有那些旧式的裁缝机,很怀旧的那种。巴刹附近是一条很短的文化界,大概过年时会挂满红灯笼,但是现在只是保留一小段的灯笼,还有一些壁画等,有种专属于小地方的小小风情。

巴刹外观

最小的交通圈
过后我们再向东继续行车,来到Kuala Gandah的Elephant Sanctuary。这里比较郊外,在甘榜里面,面积不大。这里其实政府资助的大象收容所,多数时候会把那些不小心走散的大象送回大自然,可是有些太虚弱的大象就会被永久收留在那里,难怪我们这天只是看到4只大象在远远的旷地。

Spot the elephants (有四只哦)
另外4只在棚子里,每天有两个时段可以和这4只大象互动,买香蕉或甘蔗喂它们。感觉它们被收留在这个地方很久了,为了得到我们的赏食,有一只大象学会不断摇摆身子、另一只则懒懒的单脚站,头靠着栏杆木,但是鼻子还是长长的伸出来要食。

会摇摆的大象,怎么不叫人多喂一些呢?
我们买了一束香蕉,我拔了一条后,把其余的交给晓慧。她问我要拔吗?我不假思索说“要!”,一边忙碌的准备喂食大象,然后大家才发现她把香蕉皮扒开,才给大象吃。大家都笑着说不用这么好啊,可是才发现是我一早误导了她,我说什么“要(拔开香蕉皮)”呢?哈哈哈,我也不是故意的,以为是问要不要从那一大串拔一条出来才喂啊。


在这里喂食大象算是我最近距离接触到它们了,之前看过的是在Taman Negara的Night Safari之行看到一只落单的大象,可是远远的。在动物园里没有看过大象吧,嗯,动物园里有没有大象呢?我都想不起来了。近看才发现大象的头有些稀疏的毛发,而且每只大象的耳朵都有些不一样的形状,还有它们的牙齿可以再生六次。还有,我一直想起看过的Ted Talk说大象是过目不忘的呢。

离开Elephant Sanctuary之后,我们去了附近的Deerland,这里像一个迷你动物园,除了有很多鹿(Sang kancil那种),这里还养了野猫、蛇、hodgedog、变色龙、兔子、鸟、鸡等。我们走着走着认识了一个在哪里当夜班的马来大哥,他带着他的两个女儿也来看动物,不知不觉,他也一一介绍一些动物的特征给我们,例如远处的围栏有一头像牛一样大的鹿(我怎样也看不到);鸵鸟会跳舞,夜晚会呱呱叫。因为和他同行,在那里当班的一位马来大哥也给我们拿出了很多动物,让我们触碰,例如蛇(早晚各冲一次凉,每个月吃两三只鸡,却不危险,我们还可以拿着它来拍照),变色龙(好美的浅橘色,才知道他们喜欢一直照着日光灯)、小刺猬、兔子等,我觉得我们的RM6门票真是花的太值得了。小妹妹也很可爱,不知不觉,最小的妹妹还会拖着我的手一起看下一个动物,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能够被小孩子亲近,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呵呵呵。

我们临走前买了两个小零食给她们吃,然后就出发去Kuantan午餐。误打误撞之下,我们原来被朋友介绍的餐馆,是我姐姐的朋友开的,叫Jess's cafe。这里卖的咖喱面和酿豆腐真是好吃的不得了,尤其是酿茄子肉,真是我的最爱。

Jess's cafe -招牌酿豆腐加咖喱面

之后就直接出发去林明了。到达后去彩虹民宿放下行李,老板娘就提醒我们要赶快去买远近驰名的烧肉和叉烧,因为第二天就没开了。我们立刻冲去排队,还好虽然人潮很多,还是能够买到。不得不说,这里的叉烧真是一千两百个好吃呢,连那些不爱吃叉烧的朋友们都一致评论这叉烧比烧肉还好吃,而且其实烧肉也很好吃,皮脆脆的,新鲜出炉,完全征服了大家的味蕾。结果我们又再排多一次队,总共买了RM55的叉烧烧肉,只是当下午茶来吃哦,男生们完全见识到我们女生的好胃口,当然还有一些留到隔天在瀑布再吃。
彩虹民宿, 很好的民宿

超级好吃!

烧肉也十分好吃!
过后我们陷入一番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吃晚餐。结果我们在巴刹一个档口叫了炒面和炒饭,搭配叉烧烧肉,其实都已经饱了。

第二天5点就起床了,然后喝个热milo,等待四驱车的载送,带我们去彩虹瀑布。司机是一个uncle,半天下来,发现他真是懂得耍幽默,很冷的笑话那种,哈哈。他的冷笑话计有:
1. 在森林小道停下车子,问我们路边那棵树的话叫什么名字,我们随口答蜜蜂花之类的,他的答案是,叫“眼花花”。
2. 在瀑布帮我们个人拍搞怪的照片,那种张开嘴巴,彩虹从口中出来的那样的构图。
3. 上下山为了让我们互相照顾,不断安排其中男生成为“男朋友”,跟在前后的女生就是“女朋友”,实际上是要叫男生们多看顾女生们,确保彼此安全。
4. 回程时,突然停下车子,下车跑向后面蹲下,还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时,他就已经跑回来了,拿着几朵心形的叶子,送给我们的男士们,要他们送给女生们,哈哈哈,真是给他“炸到”。

去彩虹瀑布之前,司机带我们先去一个地方,正好看到很广阔的山野,时机也正好,蛋黄般的太阳正慢慢升起,半圆的,然后全圆,在短短的一两分钟。日出原来是这么美丽,比夕阳日落更难捕捉,难怪人们都着迷要看日出。


迷人的日出
 过后,去彩虹瀑布的路程有些远,2个小时车程,然后涉水,再走大约半个小时,就会到达瀑布的地方。这里的瀑布雨量不大,远看像是下毛毛雨,在某个角度会看到半圆的瀑布。然后司机uncle叫我们走去瀑布中央,原本走到一半有些却步,因为水是冷的啊,uncle见我不敢把头整个浸下水去,干脆给我们泼水,这招真好啊,他也不过为我们着想,身体一半冷一半热,很容易会生病的。在瀑布的中央,可以在水中看到全圆的彩虹,我们都很兴奋的拍照。唯一的问题是戴着隐形眼镜的话,像雨滴般的瀑布水流让我很难睁开眼,还要对着镜头摆pose还真有些狼狈。

彩虹瀑布
 回去后都大概中午1点了,我们吃过豪华中餐(酒楼的名字)的午餐后(很有旧式粤式菜的煮法呢),决定不要先会去冲凉,而是直接去吊梯。所谓的吊桥其实是车距大约3分钟的地方,用来连接河流对岸的住宅。这样的吊桥已经有大概100年的历史了。河流其实在很低的地方,形成一个很大的凹型,很难想象这里有过几次的河流泛滥,甚至到达屋顶的大水灾。


吊桥


过了吊桥回去到一排商店,可以吃山水豆腐花(其实比较像布丁),也有卖一些土产和林明面。我们买了一些,就回房间轮流冲凉和睡觉,真好,有睡午觉的行程。
林明面的制作过程

山水豆腐花
睡醒之后刚好是晚餐时间,没有别的更好选择下,我们又再度光临豪华中餐,还点了啤酒,不得不说这里的面也炒得很不错,基本上只有三种:辣子面、茄汁面、和福建面,都是用林明面炒的,都很好吃。

这样好吗?:p

很美味

回去房间后她们竟然讲鬼故事。我在旁边不断看youtube,临睡前给大家分享了一段小广告,好像比鬼故事还恐怖,呵呵。

最近迷上的卡通片 - 片段  

不知不觉就是第三天了,爬山的入口就在homestay附近,我们抹黑用手机的电筒照明,跟着楼梯走。爬惯山的美凤直嚷着最讨厌走楼梯了(不够过瘾),但是全程原来就是只有走楼梯,非常适合老幼。才不过30分钟,我们就到了。

可惜这天的云层太厚,太阳出不来。我们于是拍了一些照片,最搞怪的是yoke ming提起dab的pose,结果我们六个人在那里其实摆了好多次,旁边经过的人一定觉得我们太好笑了。还有一个很有创意的是,yoke ming用paranoma拍下天空的两端,一端是晓慧,他用拱桥的方式继续连接拍,就是我在另一段。

下山后到巴刹吃早餐,其实这里不是巴刹,是小贩中心吧。淳朴的面食,都很好吃,没想到啊,这些小时候常常吃的面啊、面包啊、milo啊,现在会觉得好难得吃到。KL只会有越来越多好吃的旧食档关闭,变成毫无风格又贵的连锁餐馆,趁现在还有,平时就该多去这些地方,聚餐都选在早上的小贩档了好不好?

小贩中心的早餐

我们在附近的商店也买了一些土产。这里其实只有几种饼类,个人觉得最好吃的是芝麻口味的蛋散最好吃。我们还想着要不要去附近几个景点,然后chee yow很一脸正经又很故意的过来跟我说,“你(们)今天可以不要再“干捞”吗?”,呵呵,因为我们昨天就是去了瀑布之后直接坐他的车子继续逛逛,今天爬山我们都有坐地上,需要先冲凉啦。

于是我们回房顺道退房,然后去了一个有睡佛的山洞,这里的山洞比较朴素,没什么游客,没想到的是山洞里还蛮深的,正在维修,修好后应该是个很好的旅游景点。有趣的是,这个山洞除了有一些华人的神像,还有属于印度教的,管事的人是一位印度人,所以其实更有可能会维修成batu cave那种的神圣之地。其实佛教和印度教同属一宗,放在一起,我们都会一视同仁的膜敬,呵呵。

山洞外观
过后我们回到Kuantan市中心,去吃东莞鸭肉云吞面,这也是很好吃呢,是林明面,看来这区的面都是一样的供应商,然后回到Bentong吃冰淇凌,再回到KL附近吃McD,晚上大约八、九点到家,真是一个吃吃吃的旅程啊。



东莞云吞面

球宝雪糕么雪店
回家后立刻重了1kg,到现在(一个星期多)还没能回复原本状态,天哪。

在这个旅程对朋友们有些新发现,都或多或少觉得好笑,更多的还是好笑:
1. SH 原来喜欢吃零嘴,在车上或在房间,我怎么到现在才发现?
2. YM原来很细腻察觉所谓女生在特定日子会有的情绪波动。最后一天的讨论晚餐,他最后随口提议的“吃McD啦”会被采纳,真是吓到大家了,哈哈哈。
3. YM原来很小吃 (还是刚好只是喉咙痛?)。
4. CY眼里我们很大吃(哪有哦?)。
5. 连续两天都在开门后忘了锁匙,还插在门锁上,随后进门的YM也大大力把钥匙丢在床,丢了两次。
6. SH说“雪屋高”,原来是“雪糕屋”。
7. 我描述一些nursery会买不香的pandan植物,“卖骗人的”,所以就有了“麦片人”的词语。

越长大会越想离群,越想多保留时间给自己。可是生活圈子里还有朋友,是多么幸运的事。很开心大家真的能排除万难,一起相约去旅行。这一种彼此流动的快乐,是无法用别的方式交换的。任何人际关系都是一样,你能给对方最珍贵的,是在一起的时间。

交换日记20


和玉意聚餐,她送我一本最新的《交换日记》,呵呵,我才知道去年一共出版了两本《交换日记》。今天下午有些偷懒,竟把时间都花在这本书,大概2个小时就看完了。

两位作者都大概五十岁了,我是在这几年才开始收集她们的书,也算是了解她们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不知不觉的,可以看出她们心态的改变,其实她们说的东西,无论什么时期,都会或多或少让我引起共鸣。不认同的地方略过就是了。

最后的结尾是张妙如的挪威丈夫写的讯息,总结了他们这么多年的相处之道。我觉得,有这样的一个人,可以一起玩乐,一起成长,彼此聆听交换想法,给彼此空间又舒服在一起,这样的关系很美妙。

自我

最近常常讨论一个现象,大部分的人,好像都倾向于成为大众认同的样子。例如,作为一位虔诚的有宗教信仰的人,为什么都有一套或详细或笼统的条规,教你该如何过生活呢?为什么要以一个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来告诫人们怎么做才能到达彼岸呢?

为什么人们要遵循,要用一些刻意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信仰?而且,为什么是由某些人注解,转达内容呢?为什么一概接受他们传达的信念,只因为他们引用的是写着真理的内容呢?

就像浅白易懂的学校课本,说一遍就明白了,所以它们都是真理吗?当大部分内容都是正确的,就能证明少部分的内容都是对的吗?

有太多事情并不关联,我们却习惯联想在一起。乍看很对,跟着做也无妨,可是为什么要跟着做呢?

五月天

是五月呢,有刚诞生的夏天,有美妙的旋律。


是今年最喜欢的歌无误 :)

时间

上个星期刚刚过了所谓的proposal defence。这几个月来的探索并没有白费,虽然还有很多地方还需要补充。与Dr T试过两次的排练才来到正式的当天,她对我的督促有时虽然太让人压力,但也是好的。

Prof L和Dr A对当天的演说倒是很满意的,天知道我加了多少东西,改了多少次,而且还有哪里的学校会有45分钟的演说?才不过是proposal罢了,我的心里不断呐喊。无论如何,三位examiners都给了很有用的建议,是十分好的事情。

我还是说不清楚,这一路来的幸运与难得。是每次暖暖的目光,和那些说到做到的言行举止,在一点一滴地揭晓答案。

所以我愿意慢慢的,专注,钻研,把时间都花在这里那里。

五年后我会成为怎样的人?我还是觉得,心里认定对的就是对了。

科学的桥梁

上星期日胆粗粗的跑去参加Famelab,关于用3分钟的时间解释一个科学的知识。我不经思考选了一个相当内行的题目,“什么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这个新词是基因学界近年来才崛起的新科技,突破了原本耗时耗费的基因技术,大大降低了序列基因的成本和时间。这使得原本只属于主流的生物基因研究(例如稻米或人类),变成一个老少咸宜的科技,小至一个地方小草,用相当少的经费,就能投入这方面的基因研究。

评审们都没什么科学背景,现场来的都是一般民众。得奖的题目是“什么是DNA”。这也是,大家连DNA都还不太明白,在短短三分钟内,怎么还能叫他们明白DNA新科技有什么值得振奋人心的新知识?

*****************************

星期二开始新的课。大学要我们一共上6堂课,上学期我已经上了三堂,其中一个是关于philosophy of science,很有趣。而这一个学期,这堂课关于Research governance,有四个不同的教授,所以也是有四个不同的题目。第一个题目是关于human ethic。我们分成几组,代表不同的机构,呈交或评论一份research human ethic的申请。这个申请主要是确保实验中接触的人群,不会有任何受到伤害的机会,还有关于安全的问题。

班上混合了所有的研究生,包括social science, business, 还有其他非关biology的学生。一堂课下来,我才深刻知道牵涉到human ethic的研究需要顾及和列明许多因素,觉得有趣极了。下课后和其他科系的朋友们一同乘搭电梯,他们都觉得这般那般的考量似乎是不是太过分了,诸多限制的样子。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没有这些自我监管的research human ethic,那么科学研究就可以无法无天,为什么他们不会也同样想象到关于这样既啰嗦又繁琐的申请的重要性呢?

***************************
我和哥哥也常常就科学研究vs生意利益做过很多次的争辩。在科学方面,针对某个技术或论点的研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验证,才能够真正推出相关让人类受益的成果。相反的,生意或创业要的是快,能够推出什么新产品,来抓住当时的趋势。这实在没有什么对或错,只不过,在科学和商业之间,我们需要更多的桥梁,让彼此沟通,互惠互利。商界需要新科技新突破,科学研究需要商界的经费支持。

我不否认有些研究课目根本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有些研究所也可能还存在一个很没效率的,类似师傅带徒弟的“关门”传承模式,而导致其他人无法共享资源;有些科学期刊收录不尽真实的学献,欺诈或造假;但是为了让科学更加普及,这些弊处还是可以给予一些时间来调试和改善,而不是一杆竹打翻整条船,否定所有科学知识,或者质疑那些耗时完成一个研究课目的宽期。

互联网的普及也产生了更多的科学迷思,充斥着许许多多似是而非的文章短片,很少人会去质疑它们的可行度,这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没有收到正确的知识。大众需要更多的管道,更简单的解释,来了解种种的科学知识。

所以这就是science communication的重要性了,这也是3 minute presentation希望带出的讯息。站在某个知识领域的学者,是不是能够用更简单的词语,把这些各方面的知识带出来,传播给大众。传达的不只是充实脑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达关于这些知识的重要性,破解大众的迷思和误解。

Youtube有好些channels把这方面经营的很好,最近我常常沉迷在这些那些的短片,假假的也感觉自己学习很多。他们做得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要学什么基本上都会有,觉得youtube也是一大片的浩海呢。下次真想也分享分享。

A whole new world

我的生活少不了和小朋友们相处。每次和不同的小朋友互动,都可以或多或少猜到他们生活中被对待或者被教育的样子。虽然说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孩子,遇到态度有问题或者有待纠正的小朋友时,还是会觉得如果有谁能够多放心思在他身上,在正确的关注点,那该多好。为什么制作一个孩子是那么容易的呢,两个不合格的人就这样当了父母。可是谁又有权利品头论足,怎样才是合格的呢?也许还是只能给自己提醒,千万不要忽略这些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

上星期日,开始了今年第一次的亲子班活动。这是第三年我参与成为笔耕,也不过是一个月一次的记录。原本觉得犹豫又爱睡,可是半天下来,活动里的讲义,还有单纯可爱的小朋友们,也间接地为我的心灵充电。这个世界本来就不该太过冷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像千丝万缕缠在一起的线团,每个人都有影响他人的力量,是要带给好的,还是破坏性的影响呢?

而生活里种种事物,也如此这般地触碰着我心底柔软的地方。见Prof L而得到她的期许和鼓励;Dr A的无私帮助;Dr T亦师亦友的指导支持;周末是家人的活动,而还需要提醒自己给予更多的陪伴和聆听;而每天每天,不曾间断的,好玩与温柔。

很多知识都值得探索和知道。比如说,人类有大约3亿DNA base-pairs,初期以为人类也拥有大概100,000genes,然而直到2014年才找到一种方法再确认其实人类有19-20k的protein-coding genes,或者更少,确定的数据还在确认中;拥有最多DNA的生物不是大象或鲸鱼,而是一种很小很小的amoeba;目前尚未出现很好的科技,能够准确的sequence大多数生物的DNA,我们还需仰赖数学的方式推算排列出来;像世界有多少首歌不断诞生,protein也有数不清多少种组合,多少种尚未被完全了解;我们一贯用着的BLAST system,是不是一个偏误(bias)的配算法(Algoritm)?

这一切一切,如果我在用小时候玩家家酒的方式,自言自语,自我探索,那大概需要叠高很多个夜晚的枕头都不能搞清楚。


所以我感觉温暖,像自然就该如此的,感觉幸运,和温暖。

新的一年

整个一月都荒废了这里。

看过了一部韩剧《孤独又灿烂的鬼怪》,这部剧最大的吸引点是那些唯美的画面,唯美的人物定格,搞笑搞怪的耍帅、走猫步,恰到好处的讨好我们这些观众,赏心悦目。

最近也很勤看papers,真是有史以来最勤快的阶段了,希望也会继续下去的阶段。因为阅读有了一个很好的动力,从很新的知识到十万个为什么,一环一环的知识还有很多,阅读的同时也有了一个出口,可以讨论盲点,一起解决瓶颈,尝试运用或设计,这就让一切变得很有趣了。

我常常觉得也许我是个很怪的人呢,可是只有遇到更怪的人,才知道自己一直都很循规蹈矩。我对人对事的想法,对世界的好奇,只会无限的扩大。能够遇见谁,变成谁,成为谁,这也许是我的最大特点了。那些交换想法的片刻,可以天马行空,随意飞翔,也能够自由地做回自己。我也愿,属于我的那些无趣、与众不同的难处、不适,也可以肆无忌惮的表现出来,自信始终是别人给的,梁静茹说的。

今年的新年跟往年一样,又不一样。见回了国聪,那个从小婴儿时期看顾到小学的顽皮男孩,没想到来到了form3的年龄了。妈妈看顾过几个孩子,他跟我们最好了,以前父母还会带他一起去旅行、去朋友的自助晚宴、爬山、吃早餐,但是几年前他们搬去别的花园,才没有办法频密的出来。这至少有4、5年没有见面了吧,看着现在的样子,有点难于想象以前是怎样互动的,重点是还是个很懂得帮助人的好孩子,哈哈。

今年很多正在运行的事情还是正在运作着。换新的一年不过是一个仪式而已。你知道吗,至少,两个月来,很多心里解不开的理论都纷纷得到解答了。我常常觉得,也许不是当下,也许以后,更接近的那片心境,也将如此这般的给予解答,抚平,疗愈了我。许许多多的点,我不知道的关联,将会构现一幅幅图画,浮现一个个答案。

想多一些创造,蛋糕厨艺文字以及其他的事。新年快乐啊。

最喜欢的OST,Beautiful

天空

不知道别人在看我这里写的文字,是怎样的想法呢?我很少看别人的部落格,尤其是一些太过描述内心想法的部落格,觉得那不该是我该窥探的世界。像专栏作家那样的就好了,写出来的放在大众面前,还是坦荡荡的很好看。

要了解一个人,很讲究喜好。我喜欢这样的人,像天空,不同时期观察都会有惊喜。

沙巴KK 之旅

和晓慧、Bitna和Hyeungbu一起在KK度过跨年,这真是最好的年尾活动了。

4天3夜的在一起,有很多很好玩的时刻。

1. Bitna他们没有带马币,所以付钱之类的事都落在我和晓慧身上。第一天晚上,我们如约去取车,没想到不像网上资料说的,我们需要付现款。这样就有些狼狈了,我们需要付RM415,大钞没问题,我们有,但是RM15,准准的给不到,我们挖了身上的钱,只有RM10,再不然就要给一张20令吉的印钞。收钱的uncle是个很幽默的人,他之前已经唬弄我们一次,说什么新年前夕所以需要另付一百令吉,我们听呆了一秒他才笑笑说是开玩笑。所以当他看到我们不够散钱,其实他原本的意思是,就收RM10吧,没关系。我觉得不好意思,"Uncle tungggu sekejap(一边用手势示意等等)",再从我的钱包挖出三张RM1,凑个RM13,还欠RM2啊,所以又从散钱堆里拿出几个50仙,就这样硬生生给了完整的整数。Uncle都被我们弄得大笑,一边收下散钱一边说“Itu memang kelakar la....first time macam ni(意思是第一次收钱还必须收那么多散钱)。”。我们也都一起大笑。

2. 车子租得很好,原本想要Ford Focus,网络显示只能给我们Perodua Persona,没想到在现场收到的是Nissan Almera。这辆车子完全方便我们驾去路途遥远的Kundasang和Usukan Cove。而且,这也是我第一次驾这么大的车子,一直以来都只驾过Kelisa和MyVi而已。

3. 我们租的Airbnb studio,实在也是价钱实惠又好住呢。主人家还很贴心的准备了浴室用品,还有厨房也有米呀调味料油啊的材料,方便我们小小煮一下。客厅周围是大大的落地玻璃,看见窗外的城市风景,不太繁忙,各方面都很好。只有一样,就是wifi太不稳定了,我也只好干脆购买data。

4. 我们第一天几乎用了整天Uber,跟每个Uber 司机都有小小交谈,关于KK有什么可以玩的地方。有一个Uber司机建议我们去鳄鱼园,晓慧问,“Boleh pat tak?”,司机很淡定,一边驾车一边笑说,“Boleh pat, tapi tangan tak ada dah....”,他的话真是戳中我的笑点,我把这个笑话讲给Bitna听,然后在一次过马路时,我们等很久都没有转青灯,我看着不会很多车的马路,询问Bitna不如我们就这样过马路吧?她也考虑说,“Can...but get hit only maybe”,哈哈,我们都知道笑点在哪里。

5.这是第二次和Bitna夫妇一起了,她的老公比起上次,和我们熟悉不少,也更自在的愿意表达一点点英文。新年前夕,他为我们调了很好喝的mojito,算是我第一个喝过的cocktail吧,真好喝。没想到小小一杯,后劲很强,我的心跳跳得太快了,好一阵子才慢慢平复下来。

6. 一月一号当天,我们从早到晚的活动。早上4点起床,为了赶上5点之前上山。Sabah KK有很多地点是看日落的好地点,看日出的山上却寥寥可数,我们去的是Bukit Padang。在山下的公园兜了一大圈,我们才找到人来问关于上山的途径。其实说来我们四人这样乱闯还真有些危险。无论如何,我们赶在天微亮时抵达山顶,看到小小的神山,看见一大幅的山脚下的风景。吃过早餐,回屋子换洗后,我们再出发去kundasang,拜访农场、看更近更宏伟的神山、参观战争纪念馆,来回的车程都用去了5个小时,说来真疯狂,我和晓慧轮流驾。晚上,我们一起煮了一个很夜的晚饭,直到10点才开始吃,吃完了将近半夜。

7. Usukan Cove是比较偏远的海滩,大概1个小时半的路程,虽然赶不上那些水上活动的时间,我们在这个海滩度过了很美好的下午,在浅海玩水,看金光粼粼的海,看天空的瞬间变化,拍照,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刻。

8. 最后一天我才联系了健民,以前KTDI的senior。他和我们一起晚餐,整顿晚餐下来说了不少故事给我们,我们都很喜欢听那些KK的故事,还有沙巴其他地方的探索,那些神秘之地,他也很好的在隔天定是关心我们的行程,还有安排了我们去机场的狼狈行程。感觉上他就是来给我们帮忙的,他也那么无私的帮忙,真谢谢这样的朋友,真后悔最后第二天才联系了他呢,呵呵。

9. 最后一天晓慧生病了,所以我们觉得不要跟行程走,只是悠哉悠哉的在商场度过下午,等待晚上的飞行时间。这段时间正好让我们算钱之类的。

很喜欢这样的小旅行,可以有很多相处的时间,可以完全放松自己,可以玩在一起,很好玩的旅行,很舒服的旅行。

四月:努力

 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季节了。但是,直到这个月头,我还是觉得很冷,晚上还会到少过温度10度。只要10度以下,就需要开一下暖气机。 二月春假后一直就是忙忙忙。那天和老板还有同事午饭,谈起了上海没什么别的,就是人很容易焦虑,因为生活节奏莫名的很急促,人与人之间总存在不知名的竞争,也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