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赚外快也要有意思的啊

最近几个月为了赚取外快,教了各种各样的补习。

首先是4月起做了三个月的绘画班老师,是一家连锁绘画班。除了为了赚外快,更大的吸引是可以借此接触画画的世界。每个星期六工作几乎整天,教导小朋友们混色和完成作品。我总是随他们的意引导画画和挑选颜色,看他们的突发奇想就很好玩了。绘画班也有一位很会配色的老师,正职是设计师,她负责教导高年级的学生。用蜡笔而已,她就能为公主配上闪耀缤纷的礼服、让狐狸的毛色顺滑亮眼,我也想偷学,可是这毕竟需要长久的画工吧,呵呵。

然后6月7月做了短暂的国际历史的补习老师,小六和初一的学生,她们的历史课程刚巧关于英国的历史,我家原来正好有三册英国历史故事书,哥哥买的,我也顺便自学了。她们的课程很有趣,每一个章节都会有引导从不同的角度沈思历史,“为什么他们当时那样做呢?”、或提出质疑,“你觉得那些墙绘的历史有矛盾吗”,并不像我以前的历史课,只是想要我们背诵,有些历史还故意粉饰。国际学校的历史课,让我体会到了解历史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认识过去发生的事,也要从中学习避免重蹈覆辙。

这个月,开始教导奥林匹克数学。这真是我有史以来最好玩的补习科目。这奥数跟一般的数学课不同的地方是,它比较倾向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最简单的,99x3等于什么?我们可以学习100x3-3的方式快速解答。我从低年级开始教导,也正好慢慢自学,我太喜欢它的每个课程了。可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个补习是小班制,不同于我之前一对一的补习对象,他们是一班里有五或六位学生,如何管理人数多的班级,是我的一大挑战。不过,我也希望能借此建立面对学生的信心和技巧,毕竟,我以后的其中出路之一,大概也是做这行的吧。

现阶段,我总是想象自己是那样,小资女孩向前冲,呵呵,为了理想和更好的生活啊。

50 shades of GM: 基因改造的食物,不好吗?

最近有个mini symposium,有一位speaker,从Murdoch University来的Prof Michael Jones说起人们对GM(Genetic modified;基因改造)食物的误解,觉得很无奈。

所谓GM的食物,就是把其中想要的gene(Desired gene)放进那个commercial variety里,让它变成new variety。这就是所谓的Genetic engineering。以农作物为例,传统的驳枝或近种breeding已经是一种GMO的概念了,只不过传统的方法是让两个品种各别的强项都加诸在新品种上,我们控制不到想要的特质。

发明GMO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新品种的农作物有更强的抗虫性或应对多变的环境天气,有了这些抗压性,就会大大减少农药的分量和农作物的损失。例如GM的棉花树完全不用农药,而传统的棉花树则要喷了7次的农药才能保住和GM棉花树相同的棉花果。在环境影响方面,减少农药就会减少环境污染,尤其是河流或湖。

人们以讹传讹,觉得GMO有潜在健康危险,可是深入想想,我们人类每天吃那么多的食物,包括野生的动物,难道我们会因为吃了香蕉,所以变成香蕉吗?不会的,我们自然拥有消化系统,分解的是营养,不是让食物的Genes改变我们现有的genes。

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人们对于GM食物那么抗拒,可是却不会抗拒Mutation breeding的农作物。Mutation breeding是说,植物种子放置在gamma rays辐射或某种chemical的环境诱使它变种。这样的 mutation breeding更像一种赌博,因为它只能靠外在的环境诱使gene产生变化,相对来说潜在的危险更大。Italian pasta里的小麦wheat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可是这类的食物没有regulation、没有强制标签,因为对它的运作过程不太了解,所以反对的声音很少。

人们因为无知而放任,因为了解而诸多阻扰。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判断。面对新科技,我们应该培养思考能力,不能因为对它了解不深,就要停止新科技的研究。

其实还真值得深思啊。

延伸阅读:
PERSPECTIVE: 50 Shades of GM

长见识之参加比赛

八月才过了一半,可是实在是太好玩了!

几个月前误打误撞下得知一个招聘MBA毕业生的case competition。听名字就觉得跟我什么关系呢?可是由于主办公司是一个我认识的Enzyme provider公司,因为一向好奇这类的Biotech大公司的运作,就试着报名参加。先是在几个星期前,有一轮的Assessment test,过后会从中选一堆参赛者进入这个三天的competition program。上个星期的某一天,收到电话通知告知成功“入围”了。

就这样,刚过去的周末三天,变成了我八月众多精彩活动中最特别的经历。我们一共有24位参赛者,都入住在KL的酒店里。哈,这让我联想起了六月帮忙MSBMB conference时,也得以入住酒店。平时没什么机会去旅行或公干的我,至少这一次对于入住酒店还是很兴奋,而且重点是,这次是第一次一个人住在一间房!我的房间窗口对着twin tower,天啊,晚上睡觉时特地打开窗帘,头一转就看见这么标致性的建筑物,又有高床软枕,然后又能享用丰富的自助餐,我的心里很是澎湃啊,哈哈。

房间的夜景

这样的活动对我来说实在是大开眼界啊。首先就是不断的互相认识的晚餐,他们都是介于26-30岁左右,现场很有大学时orientation的感觉,但是场景换成ball room而已。这里的参赛者大多数有MBA master的背景,有的已经在工作,有的是full time学生,而他们的本科就不一样了,有工程系的、经济系的、像我一样的biotech之类的科学背景也有。他们比我优势的地方是,他们或多或少都有MBA的基础概念。

说是Graduate MBA的招聘比赛,所以重点就是放在与MBA有关的case study。星期六,我们一整天都在公司里分组brainstorming,为那个case study找解决方法,直到半夜。在处理case study的过程中,我一直妄自菲薄的觉得自己是不是在“浑水摸鱼”,因为在解决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的解决方案好像足够了,却心里有莫名的担心,可是说不上来,我觉得,这是因为我缺乏了一些专业的视野,却帮不上什么忙。我只能当个谦卑的学习者,充满好奇地看他们用什么模式做出了一个presentation slide。很感激他们对我的包容,会因为我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而耐心讲解,让我明白了,大家才一起讨论赞成或反对。

我们从早上11点开始,忙到半夜12点交了方案,然后回去酒店后,又在聚集在一起讨论直到半夜3点才回到自己的房间。第二天,要5点起床,然后又开始聚在一起了。原以为这么长的时间应付这个case study是绰绰有余,可是我实在是太低估了,其实到最后一刻,我们还在讨论细节上的问题。有些小地方其实还很模糊的,但是讨论的过程中,让整个方案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清晰。

我原以为在处理case study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可是过后在和公司的评审团互动和给feedback时,更大开眼界。他们给很多很实际的建议,关于整个case study中他们建议的解决过程、呈现solution时需要留意的重点、在QnA时需要留意的立场和态度还有我们组员要有一个被问的范围的概念。

这几天真是满载而归啊。虽然最后不是胜出的组别,可是我觉得我们的组别已经很厉害了,我们几个不同的做事模式从一开始就已经是个挑战,在过程中磨合,一起搞好slides,一起讨论细节,最后也一条心一起熬夜。

好像上了一个intensive MBA的课程,认识了一些完全不同圈子的人,我和他们很不一样,却也有共同点。觉得呢,世界真的很大,却又很小,我看不够,看不够。


煮的兴趣

最近追着的节目叫《Master Chef Junior》,随便从第二季第三集开始看,是关于一群8-12岁的美国小孩的厨艺大赛。据说节目的宗旨之一是希望美国小孩们看了这个节目后会对煮食产生兴趣,不依赖外食,尤其是美国很严重受欢迎的快餐。我觉得呢,嗯,在心理上也激励一下我这个亚洲嗯...人,使得我心痒痒的,很想煮东西,可是想到多次的亲自下厨都没有很成功,就多少灭了兴致。

上个星期天特地早起和父母去晨跑,大概是隔了3个月没跑步了。早餐后爸爸说,今天家里没什么人在家,就叫我随便煮点什么给他和妈妈当晚餐吧。我想了一下,说,可是我只是会煮Olive oil热拌意大利面,它的馅料没有别的,就是garlic和蘑菇。爸爸说,可以加点什么肉吧,不一定蘑菇而已。我说不行,我没煮过肉!而且,那个意大利面可能是味道特别淡版的意大利面。我十次的煮Alio Olio的经验中,大概有8次都调味不足,1次盐放太多。

爸爸嫌弃的说,真失败。其实如果姐姐在家,她随便就能煮个可以有惊喜的西班牙烩饭啦、烤三文鱼啦、猪扒啦、烧肉啦之类的。可是她没在家,我反正也不逞强,谁说女儿一定要很会煮饭的啊。所以晚餐时,我们又去了第N次光顾的Basil Pasta House。至少在我还没找到另一间像这样既便宜又够味又有fusion风的意大利面餐馆之前,这就是我们家人最爱的西式餐厅了。

吃的时候我们一起讨论做那些意大利面的酱料有多容易啊,可以去哪里哪里买到那种食材,然后加这个那个,就能成为差不多一样的菜。我想象一下《Master Chef Junior》的煮食画面,好像真的很容易,又有型。

但大概还唤不醒我再次煮食的兴致,大概荒废了3、4个月了吧,还是继续追看Semi final比较有趣。

四月:努力

 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季节了。但是,直到这个月头,我还是觉得很冷,晚上还会到少过温度10度。只要10度以下,就需要开一下暖气机。 二月春假后一直就是忙忙忙。那天和老板还有同事午饭,谈起了上海没什么别的,就是人很容易焦虑,因为生活节奏莫名的很急促,人与人之间总存在不知名的竞争,也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