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五月的事

五月竟一眨眼就过了。月初有个临时工,月中有个workshop,月尾有个旅行,加上各种琐碎事,算是很忙碌的一个月。

已经斋戒了大约60天,对我而言真是不可思议,这都是为了大约一个月后的水忏入经藏。最近密集的练习后,越来越觉得,能够参与是好的,虽然把自己搞得那么忙,反正才再多一个月而已。随着熟悉手语,也渐渐喜欢一些歌曲,安抚的温柔的那些,可以跟着左右摇摆,可以轻哼。

最近在想,如果会变老,那就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大人。想好好才答应,做了决定就要好好走下去,至少不要轻易放弃。如果走不下去,那才再想想,再找衔接的路。生活没有分门别类,学到的东西和应用的知识,也不该细分的。我走过的路,是它们在形容着我,可是我也用走着的路,形容我心里的想望,那些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还是觉得稀少的东西有它的价值,画画的作品看得出来,比印刷的叫人喜爱;种出来的花,比塑胶花好看;而我有幸能接近它们,有更多探索,也很不错。

这就是五月的事了。

难忘的香港之旅

刚去了四天三夜的香港,这是我第二次的香港旅行,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带长辈之团,纯粹处理上飞机之前的文件、帮他们填过境表、带他们从机场到旅馆之类简单的任务。谁知道,我真是太低估了带领长辈的挑战,而且,这次还是带着7个长辈。

状况连连的旅行啊。
1. 一开始就赶不上飞机,为什么赶不上?我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反正是我的责任。结果我们另外花钱搭下一趟的飞机。

2. 过后在香港,我们住的是三间房间的apartment,屋内很干净,可是木门很有问题,稍不留意就反锁几次然后开不到了。结果我就是“稍不小心”,把错误的锁匙插进门,姐姐帮我拿出来,却弄断了锁匙头。最后要叫来开锁佬,那是时大家在门外站了1个小时多后的事,还好天气温和。

3.这几天的天气也不稳定,还好嬷嬷带了雨衣,但不够给所有人,第三天回家之前下很大很大的雨,让长辈们穿了雨衣后,没有我的份!结果我就潇洒的戴着帽子,和他们步行回家。

香港不太像一个适合老人家旅游的地方,很多时候都必须步行,在地铁步行、在街道步行,总之无时无刻都在步行。电梯的速度也很快,尤其是地铁。而且很多地方都没有可以坐的地方,厕所也是很少。

跟老人家旅行,他们最需要的是:
1. 到处都要有厕所。
2. 早午晚准时正常的餐。
3. 一定很早起,例如5点多就起床了,所以我们也需要很早出门,吃早餐。
4. 手拖有轮子的行李。千万不要低估手挽行李的重量,虽然可能拿起行李时觉得很轻(以为才放两三天的衣服而已),可是KLIA2和香港机场里的路程都很长很长。
5. 走路的时候要频频留意大家是否跟紧,香港的街道太多人了,容易看错或跟不上。

还好这次有姐姐一起去,通常她做领队,我是走在最后的跟班;她决定行程,管理时间,我负责留意“团友们”的个别需要;她拍照,我负责把照片美化放上网。

这次游香港,没有我印象中四年前那么好了。到处都是外籍人,我觉得很乱。以前香港的街道是很干净的,可是现在却偶尔看见地上都是垃圾。一些商店也开了很“同胞”式的餐馆或礼品店,装饰了很多灯饰,我觉得跟香港曾是英式殖民的形象很格格不入。而且现在的东西都很贵,以前一碗云吞面可能港币35,现在却飙升到港币45,可是才一碗面啊(可是真的很好吃...)。

可是无论如何,是个很享受美食的旅行。因为老人家们几乎每一餐都要吃好的,所以我也吃了很多好吃的。最喜欢的甜品是杏仁炖鸡蛋和炒蛋多士,我可以每天都吃,哈哈。

所以还是不要说以后不要去香港了,情况允许的话,再去也无妨的。

肆意的思考

星期一为Prof M补祝生日,原本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出席,谁知道,当天早上竟然发现车子的轮胎被刺穿,必须等9点半才开的维修厂,顺理成章,我也待到中午为Prof庆祝,才去别的地方。

于是当天早上,也心血来潮准备了丰富的早餐,Aglio Olio意大利面(像快熟面那么容易!)配大大的番茄,我喜欢它们切开八瓣后稍微煮软后的口感。这次的Aglio Olio加了一些Oregano,原来加了香料那么美味,好喜欢oregano的香味,以后也想尝试其他的香料。

想了一想,也想吃蛋饼加香蕉片,也煎了一个,加上较早前泡好的麦片,虽然很多,可是吃得很满足。过后去Prof的生日会,虽然只是简单的在会议室,可是大家也准备了很多东西,蛋糕、蛋糕、蛋糕、水果、水果、零食,哈哈。听他们的谈天也总是有趣的,prof闲聊的话,通常都有意无意流露她身为妈妈的期待,我有个小小的结论是,跟她谈如何孝顺自家的父母就最得她的心了呵呵。

星期二和星期三,MOLEMED有自家举办的workshop,关于nanotechnology的课题,虽然那些相关的器材在实验室应有尽有,可是之前都没机会接触,虽然不一定能运用,能了解真好,也能顺便解开一些日常用品的迷思。只是,我还不太会问问题,每次看到别人怎么都能问出一个问题,就觉得自己也该多锻炼这类的审辩性思考。

每次回去这里,都觉得像得到充电。

和那些labmate们谈天,或多或少都能刺激思维,很喜欢参与这样的讨论,讨论比较学术性的课题,或者轻松的,听他们分享各别的经历,关于旅行或如何一路走来,也是爱听的话题。我曾经也想着要在半途安定下来也很不错啊,我的要求不多,能够平平稳稳地在某个职位站得一席,得以喂养家人,不就好了嘛。可是KW说得对,“You won't...”,到了特定的阶段,就不会局限在这样的思维,因为现在沉浸的环境和将来面对的环境不一样,现在看到四周的人是这样,可是将来的他们也许在不一样的境界,那时候,我也是想要进步的。虽然不是强调人比人,可是人都有一种向模范学习、想越变越好的心态。在只有自己一般的水准的地方待着,不是不好,可是会沉浸在一种self-content的心态,以为自己做出一点成绩就变得很自我满足,可是在外面某个地方,这些成就可能算不了什么。如果我把自己未来几年放在那样的地方,可能过后会遇到更大的隔阂。

这些谈话带给我一些冲击,现阶段就像站在十字路口。因为自由,所以可以随意做自己想做的决定,可是也是因为自由,不能随意浪费。

刚好趁几天出游,就好好去沉淀思绪,听自己的内心吧。想好了,才会心甘情愿。

《幸福的餐桌》读后感

当初是因为看了网络的试阅内容后觉得很有趣,就买下了。濑尾麻衣子著作,日本人写的小说或多或少都有些天马行空又有趣。

刚开始是这样的。

【春假的最后一天,爸爸在早餐桌上宣布:“爸爸从今天起不想当爸爸了。”。】

其实在这之前,妈妈已经搬出去了。品学兼优的哥哥直直在某一天,也突然宣布自己不想上大学。

爸爸虽然不当爸爸了(其实只是称号上不需要叫他爸爸,直接叫名字),他还是和孩子们一起住。不过他也不当老师了,反而要考大学,每天都温习功课。妈妈虽然搬出去了,可是每天还是会把饭菜送到他们家,也时常打扫。哥哥直直每天都乐天的态度,好像发生什么事都无所谓。对于家里的这些变化,好像只有主角中原佐和子觉得奇怪而已。

其实爸爸在六年前受不了压力而自杀,虽然自杀不遂,可是妈妈因此打击有焦虑病所以搬了出去。哥哥也生病了,他原本该凭着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却放弃不考,转做农业种菜。因为担心一直认真地生活终究步上爸爸的后尘,所以过后的人生都过得随随便便的,所以一直给女生甩。

佐和子也很奇怪,一向乖乖牌不曾出过什么状况,可是每到梅雨季节就会反胃,心情不好,因为六年前是在梅雨的季节发生了爸爸自杀的事件,是她第一个打电话叫救护车。虽然爸爸获救了,可是家里某些疙瘩好像无法抚平,家里好像失序了。

然后佐和子发生了一件又一件寻常又正常国中生的故事。慢慢的,看到最后,我反而看到一个重点:“很多人在保护中原,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家人没有因为身份不同而付出比较少的爱,虽然存在的定义不一样,可是那些爱还是存在。

很享受的阅读。看过了整本书后,觉得拍成电影会很不错。

我的情绪也在书里充分的疏解了。一本好书在于,铺成很幽默轻松,然后到最后一股脑儿把所有的伏笔引爆,带出了隐藏的意义,也把情绪引爆。

要哭就哭出来吧,又没有人看到,理由也多么事不关己。

客串

刚过的星期五和星期一,参与一个婴儿奶粉公司在KLCC主办的Brain Expo。刚巧大学和它合作,负责脑部知识的部分,除了本科学生的参与之外还需要人手,所以就给了我这个很难得的经验。

两天来,我都做得很开心。

原本以为只是一个赚外快的好机会,可是第一次在大学的短训就让我开了眼界。负责这项活动的Dr. C是个很厉害的老师,很懂得牵动我们的注意力,有趣又充满热情,短短两个小时,我就大概记得了那些脑部的专名词和它们的作用,我们也正要如此简单有趣的把这些讯息带给活动当天的家长们。

活动主要是给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边玩,一边了解人的大脑需要怎样的培育和刺激。活动分成四个部分,关于大脑需要锻炼的四个部分:智慧、肌肉运作、情绪、和沟通技巧,每个部分有三四个相关的游戏。两天来,我刚好被编排在两个不同的部分,刚巧不是分在那些纯粹陪玩的游戏部分,而是负责讲解关于脑袋的知识板,所以两天都有不同的新鲜感。

我觉得最好玩的地方是,要如何用最短的话,吸引那些家长的耳球,让他们至少花30秒让我把这部分的知识讯息说出来。刚开始一直“啊、嗯·、咦”的拖了很多尾音,过后,慢慢摸索了更简洁,然后更有趣的语调。最后我抓到一个重点是,要保持有趣的方法就是把一个有趣的问题抛出来。是啊,谁在乎脑部有什么部分有什么功能呢,重点是如何刺激脑部发育,如何变得更聪明之类的。

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耐心听讲解,大部分都像怕遇到传销员似的故意逃避我们的眼神,或者真的因为小朋友太调皮不能离开视线的无法专心。但是,只要有那偶尔几个在听了讲解之后说谢谢或说更长的句子表达appreciate(客套话又怎样,我都当真我都当真~),就让我好高兴。

另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是,可以认识几个年龄差一大截的小妹妹小弟弟们(天哪~)。除了我们大学的学生,其他都是私立学院的学生,才刚中学毕业或刚上大学第二年之类的。她们的科系也很不一样,室内设计、会计、投资。谈天的机会不多,因为人潮很多,员工管理也很严格。但只要逮到机会谈一阵子,就能趁机满足好奇了解他们正在读的东西,都很有趣。果然人都倾向于“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的错觉,哈哈。

最后一天还有晚餐慰劳宴,设在KLCC的 Melur & Thyme,真是丰富又美味十分的自助餐啊。每道菜都很满意,炒饭很满意、杂菜锦很满意、芒果沙拉超好吃。在晚餐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自医学系二年级的Shi,和Sarega Nisah还有她在晚餐时很好谈,过后在巴士上Shi也和我一起坐,有了一段很好的深谈,不如说,是她让我荣幸的,听了一些在她年龄里难得的思维,关于她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和异族做朋友,关于她期许种族之间的融洽。

知道我们身边依然有这种中庸的朋友,有一种暖暖的感觉。也许很多人也这样想的,可是说出来,亲耳听了,就不一样的,很累的回家,可是很温暖。

;)

四月:努力

 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季节了。但是,直到这个月头,我还是觉得很冷,晚上还会到少过温度10度。只要10度以下,就需要开一下暖气机。 二月春假后一直就是忙忙忙。那天和老板还有同事午饭,谈起了上海没什么别的,就是人很容易焦虑,因为生活节奏莫名的很急促,人与人之间总存在不知名的竞争,也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