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張懸:給年輕人的一段話



張懸:請你們永遠都要知道自己與生俱來的能力,不要在社會裡輕易地放棄它。
2012-11-26 23:09:57


年輕人,

去依賴公眾人物告訴你流行是什麼,告訴你政治是什麼,
或是告訴你消費是什麼?
我認為這是比較不健康的,

所以其實在這個過渡的時期,我跟我私底下的一些朋友都有一些心願,
就是我們希望還能夠發揮公眾人物剩餘的一點價值,
在產生公平的,然後更對等的群眾的輿論思考之前,
我們還能夠發揮一點公眾人物的力量,
去傳達多一點你們發現原來有名、有錢或是過得好的人也依然在意的這些事情,

那因為我覺得台灣的,尤其在媒體上面啊,長期都會教育民眾,
就是要你去看過得好的人他們喜歡吃什麼、喜歡聽什麼,或是喜歡做什麼,
我覺得這長期下來會變成一種群眾之間的誤會,
所以我才決定用這樣的方式一次一次、嘗試面對面的去對年輕人說話,
然後也希望能夠做為我們之間最深的交流。

這張宣傳期其實我講了很多跟音樂以外無關的東西,
很大部分是因為我覺得其實當音樂完成的時候,音樂其實沒什麼好再敘述的了,
多餘的東西就只是Slogan啦!都只是標語,幫助你最快地去喜歡上這個專輯,

所以單是產生這些音樂的背後,
我想要多一點點用歌手的身分讓你們知道這些歌詞歌曲的來源,

而這些來源通常是來自於生活,
也是來自於一種反省思考,一種對我身邊人事物的關懷,哪怕是憤怒,
我把我所有可能整個青春期之後,然後在出社會以後,
所有的憤怒跟祝福化為同樣一件事情,就是這張專輯,


所以我很希望能夠傳達給年輕人的地方就是...

如果你因為這張專輯感覺到一點安慰或者是覺得被了解,
我希望你也拿這樣的心情去體驗、去感受,
或去思考我們一起在面對的這個世界跟這個時代。

其實在這張宣傳期裡面,雖然很多人可能有感覺到被鼓勵或者是被振奮,
然後我們一同去看這個比較多不一樣的事情,但是其實醜陋的,
或者是眼前難以撼動的事情還是天天在發生,

比如說禮拜二就要看到我們的媒體經營開始不再能夠有更多元的發展,
我們開始要迎接在台灣一個市佔率超過50%的媒體,
而我覺得其實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有同樣的挫敗,
然後我們也都同樣的會去想說,我們所有所謂的不沉默到底可以帶來什麼,
這也是我在這整張宣傳期裡面,跟年輕人對話的時候,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然後也是我最常在家裡想的事情。

所以其實我想要用最短的時間跟年輕人說一句─

我覺得這一切都是來自於當問題爆發的時候,
我們有可能藉由某些事件,或是已經出現很大問題的東西去得知,原來企業或是媒體從來沒有打算讓我們知道的事情。
在它蛻變之前,所有的熱情都來自於一股好奇和憤怒。
看見越多真相,它就會在你的生活裡發芽。


而這個東西雖然讓人挫折,但它不應該讓人變成非常消極的沮喪,
因為如果你沮喪,你就接受了他們之前是這樣餵養群眾,
或是他們是這樣學著教育年輕人的。

所以不要沮喪,我還寧可你們親眼去看看這個世界,
哪怕台灣現在發生的事情。去看遠的,去看近的。然後,去思考你的憤怒。

憤怒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它通常是熱情的前身,

所以請珍惜你的憤怒,去問問題,也去找答案。
我認為這不但是你們人生最大的收穫,
這也會幫助我們停止不斷去問「到底我們能怎麼做」,
而是「我現在能怎麼做」、或是「任何一件小事情我就去做」。
憤怒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力量。

我覺得其實在許多流行的現象都要求你們要乖、要聽話、要溫柔、要善良。
但是你們不要忘記了上述講的這些宣傳語,都是你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關於溫柔、關於慈悲,關於這個年輕人總是能夠感受他人,
有非常敏感的感受力是你們一直都有的。

但是你們現在更需要的是「去正視自己的憤怒」或「去正視自己的要求」,
不論是實踐在你們的生活裡,或者是不要放棄你的發言權。

然後我的最後一句話其實就是:永遠不要因為知道事物背後的真相而覺得被冒犯。
這是我的男朋友前幾天跟我說的,這句話非常重要,
也是我宣傳期在結束之前最想要跟年輕人說的話:

"不要因為知道事物背後的真相,而感覺到的只有被冒犯。"

因為我也會看到facebook上會有年輕人跟我說,
好我知道雀巢長怎樣,我知道我們食用的牛肉、雞肉都過得很慘,
那你要我怎麼樣?你要我哭嗎?或是你要我道歉嗎?
他們會用"木已成舟"的方式去想說:你告訴我這些到底有什麼用?

但我其實感覺到的是年輕人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痛苦,
因為只有痛苦的人才會用這麼尖銳的方式去反擊一個事實,或者是真相。

所以我鼓勵所有願意聽、或是正在聽我音樂的年輕人,
宣傳期下了以後我也跟你們一樣走在街上,
我不會是像現在一樣比較耀眼的人,而是活在我們的生活裡面。

永遠不要因為覺得多知道一點事情,感覺居然是害怕、恐懼或逃避。

而你越是希望生活變好、或是去尋找方法,
總有一天你的能力、你的思考,跟你生命中擁有的機會,
他們很可能就會產生交集。

那我是這樣長大的,我也是因為這樣所以現在成為一個歌手,
所以我把這一陣子所有年輕人不斷來信問我的東西化為這篇講話。

我希望能夠變成我最大的感謝,可是也是祝福:
請你們永遠都要知道自己與生俱來的能力,不要在社會裡輕易地放棄它。
謝謝你們(鞠躬)。

No comments:

十一月:随笔

最近时间刷刷刷,感觉一下子就来到了年尾。 今年,是我第三年留在上海了。我总觉得上海这座城市是眷顾着我的。第一年遇到了疫情封城,但是个很难得让我认识周遭邻居,也收了大概8大箱政府支援的蔬菜食材,认识了这座城市常有的食物。每年的生日,这城市也变着花样送点什么给我,哈哈。第一年,刚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