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随便说说

刚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关于一个儿子安德烈从他18到21岁和作家妈妈龙应台的信件沟通。可以轻易看出一个正常的孩子面对过多的母爱是那种不屑的态度,但也尝试抚平妈妈的失落。看到安德烈将妈妈的爱列为十大kitsch之一,就觉得好笑。

我不像安德烈,他看待这典型的亚洲人的母爱的表现觉得莫名其妙,但我反而因为能够时时黏着父母一起生活而感觉平淡的幸福。当然我也不是时时愿意和父母分享想法,而其实他们也很识趣的不多问。读过这本书后有点激动,我是不是也忽略了他们的失落呢?
***************************************************************
也看过最新一集的《我可能不会爱你》,林依晨和陈伯霖主演的。这几个礼拜里,因为这部戏有种感觉“自己也掉进了30岁的思维里”,一起探讨“初老症状”,并且咀嚼各种“熟女守则”的智慧,呵呵。还随着剧情挣扎怎样的感情才是最想要的呢?让自己“怦然”了,有被爱的虚荣感的他呢?还是在他面前总是能够舒服的做自己,平淡却不知觉的幸福呢?

也重复听着苏打绿最新的歌曲《喜欢寂寞》、《你在烦恼什么》、《幸福额度》,好温暖的歌曲,好像在治疗某种伤心,洗涤内心的小小宇宙...

看书、看戏、和听歌,我被灌输了各种不同的感情反思。重点是,我在面对这些感情时,大部分的情绪只能被模拟。现实中,我既没有距离的煎熬、失恋的失落、纠缠不清的思念感觉,这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不好呢?心里面会隐隐觉得,是不是该适当的经历某些事,来获得某种情感免疫呢?好让以后更加明辨好坏,避免在不能承受失去的年龄损失惨重。

就像歌词说的,若是不曾走过,怎么懂?

可是我真的什么都不懂吗?如果不懂的话,那我应该对这类的描述和情况难以提起兴趣啊。我应该看着那些煎熬和犹豫嗤之以鼻,觉得他们是没事找事烦。相反地,我却同情这样的情绪,并且设身处地,甚觉遗憾。

所以我要谢谢书、电视和歌曲。这些都是注射疫苗的管道,让人在不经历的时候,没有切身的挫折也能感受各种情感和情绪,进而反思。只是希望自己不因此而成为胆小鬼,在接受了虚拟的情感免疫后,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需要一股不顾一切的冲动去把它抓住吧,虽然不知道会抓住的是什么东西。

我现在这么说了,有这么做吗?嗯,也许,还没到该努力的时候,呵呵。

2 comments:

lezheng said...

你在烦恼什么 很touching

sunbliss said...

是咯是一首给与力量的歌曲,呵呵。

十一月:随笔

最近时间刷刷刷,感觉一下子就来到了年尾。 今年,是我第三年留在上海了。我总觉得上海这座城市是眷顾着我的。第一年遇到了疫情封城,但是个很难得让我认识周遭邻居,也收了大概8大箱政府支援的蔬菜食材,认识了这座城市常有的食物。每年的生日,这城市也变着花样送点什么给我,哈哈。第一年,刚巧有...